搜尋-新聞報導

近視矯正從小做起 角膜塑型片新選擇

  臺灣本來就是近視王國,近年來,隨著電腦、手機等各類3C產品的日漸普及、過度使用以及使用者年齡層的下降,導致國內學童的高度近視情形 也隨之逐年嚴重。花蓮慈濟醫院眼科邱正仁醫師表示,要減緩近視度數增加,除了點散瞳劑讓睫狀肌放鬆,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以外,還有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配 戴角膜塑型片。

巨大良性卵巢水瘤 單孔腹腔鏡解腹患

  一名五十歲的陳姓婦女,二年前開始腹部腫大,卻因害怕而拖延治療,直到日前因反覆腹痛無法負荷才就醫,經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陳女士的卵巢內長了一顆比他自己的子宮還要大五倍,宛如一顆木瓜大小的良性水瘤。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龐渂醛醫師透過單孔腹腔鏡手術後,為陳女士摘除良性卵巢水瘤,術後恢復良好,不僅疼痛減少,出院後返診

把握白露入秋轉骨 讓孩子成功「轉大人」

  九月八日是「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節,今年正好與二十四節氣的「白露」同一天。白露之後是最適合邁入青春期的小孩服用中醫轉骨 方的節氣,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楊成湛醫師表示,十至十六歲是孩子的生長黃金期,藉由杜仲、續斷、山藥、黃精、當歸等多種漢方草本藥材調養身體, 能幫助孩子生長發育,助陽以促生長,填陰以利骨髓。建議家長可以好好把握「入秋轉骨」的最佳時機,為青春期孩子改造體質「轉大人」。

心臟破洞難發現 學童心臟病篩檢救一命

  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常給人體弱的印象,被認為不適合上體育課,但是今年十三歲、目前升國中二年級的謝同學,不僅是國小網球校隊,卻在學童心臟病篩檢中,意外發現罹患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經過治療後恢復狀況良好,還順利考取國中體育班。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主任鄭敬楓表示,心房中膈缺損是最常見的成人先天性心臟病之一,

跨團隊合作展成果 本院獲品質突破先鋒獎

  為了不斷提升醫療品質,以照顧更多民眾的需求與期待,多年來花蓮慈濟醫院跨團隊、跨組織總動員,積極參與醫策會舉辦的醫療品質突破系列改善專案,獲得佳績。今年花蓮慈院除了獲得醫策會頒發品質突破先鋒獎與品質突破最佳戰友獎兩個獎項外,在103年責任醫院定期督導考核,建立病人安全制度項目中,也獲得花蓮縣衛生局給予滿分的肯定。

不熬夜、多喝水 夏日防「痔」大作戰

  俗話說「十人九痔」,根據統計,臺灣約有50%的人曾經因為令人坐立難安、難以啟齒的「痔瘡」問題而受到困擾。花蓮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賴煌仁醫師表示,痔瘡是現代人最常見的隱疾之一,許多民眾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而忽略,但卻在飲食或生活型態轉變後,導致症狀加重,甚至必須接受手術治療。

冬病夏治 夏日三伏貼揮別過敏症

  溽暑高溫,熱浪來襲讓人受不了,不過對於患有過敏及氣喘的病人而言,反而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針對冬天較容易發病的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在夏季透過三伏貼穴位敷貼調整體質,冬天時就可減少發作的機率。

身心靈補給站──癌友資源中心

  花蓮慈濟醫院設立癌症病友資源中心「癌症關懷之家」至今已近四年。主要是提供病友與家屬有關癌症、藥物、營養、治療趨勢等各項諮詢、以及轉介服務。同時也提供假髮、帽子、頭巾、氣切巾及義乳等借用服務,以及免費的營養品。

高度近視伴隨飛蚊症 小心視網膜剝離

  近年不少人依賴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一看不清楚,就習慣手指一滑放大畫面,結果反而易因此忽略視力減退,更放任近視度數狂飆,甚至出現飛蚊滿天飛的症狀。花蓮慈濟醫院眼科何明山醫師提醒民眾,伴隨著近視度數增加,「飛蚊症」成為高近視族群常見的眼科症狀之一,其中視網膜剝離的機率比沒近視的人還多了四十倍,不可不慎。  

「開心」女大生圓滿路跑

  全球健康促進意識抬頭,許多人開始培養運動習慣,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不需要高專業設備成本,又能走出戶外,全家參與的路跑健行活動!在 台灣近年來幾乎每個周末都有路跑活動,有時候一天還有四、五場活動衝場,但是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劉維新醫師提醒,不論甚麼運動都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平常 沒有運動習慣或是有先天疾病的人,運動前更要注意自己身體狀況的變化!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