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控制好了,可是壓瘡傷口還沒癒合,出院了怎麼照顧?」這是長期照顧慢性病臥床病人的家屬心聲。為了提供慢性傷口如壓瘡、惡性腫瘤 傷口、下肢潰瘍以及造口患者,完整且持續性的照護,花蓮慈濟醫院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徐小惠多年來,除了逐一走訪內外科病房
搜尋-新聞報導
「壓力好大,一開學老師就準備開始逼進度。」新學期即將開始,但僅剩半年的學測衝刺的緊張感覺已經提前纏上了許多高三生。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許智堯醫師提醒家長,如發現孩子升上高三後,由以往喜歡上學,變成不想上學,或者態度變得拖拖拉拉,就可能有適應問題,家長可通過傾談之餘,還要表示體諒,以免讓孩子的「情緒感冒」成為人生絆腳石。
骨盆脫垂為更年期女性最常見的問題之一!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丁大清表示,大約有一半的女性,在五十歲過後,會有某種程度的骨盆脫垂,而且隨著年紀增長,發生率也會愈來愈高。除了開刀治療,丁醫師表示,其實也可以使用陰道托進行保守性的治療。
近年來,青少年濫用藥物嚴重,特別是K他命吸食成癮,還可能造成泌尿功能嚴重受損,導致必須包尿布過生活,須接受膀胱重建手術才可能獲得改善。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指出,暑假結束後,K他命的問題也隨著開學浮現,他建議吸食上癮者要及早就醫治療,讓毒品對身體的危害降到最低。
減重不僅能甩掉一身贅肉,還能遠離代謝性疾病!今年四十歲的林先生,讓人很難想像,過去的他體重曾飆到134公斤,走路會喘,睡眠品質也深受影響。一年前他在花蓮慈濟醫院減重門診諮詢後,進行腹腔鏡胃縮小手術,現在體重維持在84公斤,整整瘦下50公斤,惱人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更是不藥而癒。 花蓮慈院一般外科吳柏鋼醫師表示,病態性肥胖症與許多慢性病有正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退化性關節炎、尿酸過高……等,不但對個人健康的影響甚鉅,也會造成精神、社交層面的身心問題。而減重手術提供一種最快速有效的降低體重方式,幫助病人找回健康。
五十多歲的簡女士,四十年來飽受膝痛之苦,常常跌倒、扭傷。去年症狀開始惡化,簡女士痛到無法走路,只能用「拖」的勉強前進。簡女士因為 不敢開刀,只能服用藥物減緩疼痛感。今年初,簡女士到花蓮慈濟醫院「疼痛門診」就醫,疼痛科主任王柏凱醫師透過「射頻燒灼術」,為簡女士解決長年來的疼痛 問題,也完全不用服藥,簡女士說,現在「腳步卡敢踩下去,走起路來也卡輕鬆!」重拾往日的生活品質。
許多遷居花蓮的人都說「花蓮的土會黏人」,花蓮的土再加上對生命的熱愛,就讓分別在台北、高雄長大的張宇勳醫師、蔡佩容護理師,不光是被 黏在花蓮慈濟醫院貢獻醫護專長,更投入偏鄉義診,守護東部地區民眾的健康,超過十年以上的堅持,也讓他們獲得花蓮縣105年度社會優秀青年的表揚,花蓮慈 院兒童急重症科主任張宇勳表示,看到曾經生病的孩子一年一年長大,就是對兒科醫師最好的回報!
清明節民眾上山掃墓,接觸雜草叢生的墓園環境,感染恙蟲病可能性增高。花蓮慈濟醫院感染科王立信副院長提醒,恙蟲病致死率可高達60%, 不可不慎!每年四月份恙蟲病例數開始增加,臺灣特別以花東、中區、離島等山地草叢雜生地區為盛行區,民眾居住或進出恙蟲病流行區,應特別注意自身安全並做 好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