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糖尿病照護品質計畫
根據全民健康保險署統計,近年來每年新增的洗腎病人持續攀升,107年超過12000人,而其中有一半有糖尿病。目前全民健保醫療支出10大疾病中,慢性腎病排名第一,年醫療費用超過500億元;第二名為糖尿病,年費用為291億元。鑑於糖尿病對醫療資源的巨幅耗用,對死亡風險的快速提升,與對病人及其家屬的經濟能力與生活品質的負面影響;以及若以早期處置的方式介入照護,可大幅減少病人後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及巨幅醫療費用,另可減少病人後續的失能情況,提升糖尿病照護品質計畫應運而生。 2019年以擴大醫師參與糖尿病共同照護網(以下簡稱糖網),且鼓勵已在糖網計畫內之醫師擴大其糖尿病病人參與健保署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計畫,並已達相當成效。指標由以過程面為主,提高病患接受糖尿病共照網照護及眼底攝影檢查的比例。2020年邀集衛生主管機關、醫界及學界等專家共同組成推動小組,研討提升花東兩縣糖尿病照護品質的措施,藉由行政措施及臨床之專業協助,朝向以病人為中心的完整性、連續性醫療照護,並加強個案之追蹤管理、衛生教育及提升病人的自我照護能力,以提升病人的醫療品質與照護對象的整體健康為目標。除了延續上年度的目標之外,更聚焦提高照護品質(HbA1C及LDL)達到目標值的比例。 針對困難個案,提供血糖監測介入,配合衛教師依據即時監測結果即時聯繫追蹤,增進病患感知及控制血糖能力。每季舉辦一次困難個案討論會,提供專業之醫療諮詢及衛教諮詢,視需要協調人員、設備與技術之支援。 |
109年糖尿病衛教團隊至花蓮、台東兩縣辦理困難個案討論會 | |
![]() ![]() |
![]() |
台東縣海端鄉衛生所 | 花蓮縣門諾醫院 |
![]() |
社區健康促進 |
![]() |
社區健康促進包含兩大項目: 1. 利用社區衛生教育提升社區健康識能 2. 社區疾病預防 |
1. 利用社區衛生教育提升社區健康識能
健康識能不只是民眾個人能力的問題,而是個人能力與健康識能相關的需求度與照護體系的複雜度互動的產物。Baker(2006)提出個人能力、健康相關的書面素養與口語素養及健康結果之概念模式,指出健康環境口語與書面溝通的複雜度與困難度影響個人健康識能,進而影響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與行為改變而造成不同的健康結果。因此提升健康識能不只從民眾個人進行,最重要的是改變健康照護服務,使民眾的健康識能不會成為健康服務的阻礙。 資料取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促進工作手冊> |
為了提升花蓮社區健康識能,我們致力於易懂、有趣又實用的社區衛生教育,將醫師、護理師、營養師、治療師等專業人員帶進社區,讓死板板的醫學知識,變成活潑又親近的互動經驗,希望社區的朋友們更能自主健康管理,勇於向專業人員提出需求,促進社區健康! |
![]() |
2. 社區疾病預防